(资料图)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《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。社会公众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进入“合同示范文本库”下载查阅示范文本电子版。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各地抓好落实,加大示范文本宣传推行力度,引导广大医疗美容机构与消费者积极使用示范文本签约、诚信履约,推动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有序运行、良性发展。
导致医美乱象的原因有很多,服务合同不规范是重要原因之一。各医美机构自制医美服务合同,很容易暗藏“霸王条款”、欺诈条款。消费者文化素养与辨别能力参差不齐,并非人人都能发现合同条款里隐藏的“猫腻”,有些人甚至连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,就匆匆在合同上签字,等到出现纠纷需要打官司时,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。
制定医美消费合同示范文本,让合同欺诈难以为继。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制式合同,能够最大限度确保规范和公平,从而大幅提升服务质量,减少消费纠纷。此外,由于消费者可以下载查阅示范文本电子版,医美机构若想在制式合同上增减,就会变得极易察觉。示范文本还设立了争议解决条款,倡导消费者依法维权,这不仅可以起到普法的作用,而且也使消费维权变得规范有序。
更值得称道的是,示范文本还让消费者有了后悔权。示范文本专门提示,消费者应增强对医疗美容服务风险的了解和认知,并规定了消费冷静期,赋予消费者在冷静期内解除合同并要求全额退款的权利。消费者在医美项目营销面前,容易受到误导,从而草率签下合同,等到清醒过来,往往悔之晚矣。设置冷静期,消费者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比较和思考,可让医美消费更趋理性。由于解除合同之后可以全额退款,消费者不必蒙受任何损害,这一人性化举措,值得公众的掌声。
当然,要想医美消费冷静期发挥好作用,还需付出更多努力。有了规范的合同范本,倘若难以扩大普及、束之高阁,也发挥不出作用。此外,诚实守信是一切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,当一家医美机构缺乏诚信时,即使与消费者签下规范化合同,也可能不会认真履行合同,黑医美机构、资质不全的医生,更难以受到规范化合同的约束。医美领域需要规范化合同,但严格的日常监管、通畅的维权渠道等,仍不可或缺。
由此看来,在制式合同范本中设置冷静期,为治理医美乱象创造了有利条件。但其他相应举措也应得到强化。从短期来看,规范合同、资质核查、服务项目监督等日常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;从中期来看,应扶持更多正规的医美机构,通过有序竞争来净化市场;立足长远,则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化解供需失衡矛盾。如此才能大幅降低医美服务风险,尽快根治医美乱象。(罗志华)
标签:
相关新闻